一、大赛主题
青创助力“百千万工程”
二、大赛简介
大赛由团市委等单位联合主办,市青创中心等单位承办,重点围绕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在广州的落地落实,加快建设“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聚焦“产业发展”“绿美广州”“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帮扶协作”四个类别,发掘、培育、扶持一批优秀青年创新创业人才,完善“培训提升—成果交流—项目落地”青年创新创业服务链,开展青创训练营、资源链接会,为创新创业项目发展提供系统孵化扶持。
三、竞赛安排
大赛分在校学生、非在校青年两个赛道,每个赛道均包含两个组别。其中,在校学生赛设创新组、创业组两个组别;非在校青年赛设项目初创组、企业成长组两个组别。
各组别重点征集“产业发展”“绿美广州”“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帮扶协作”四个类别的项目,助力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实施。
(一)赛道设置
在校学生赛为广州地区高校学生开设。通过广州地区高校发动大学生项目(企业)参赛,推荐“产业发展”“人居环境建设”“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帮扶协作”四个类别的项目,重点挖掘培养本校有意愿返乡创业或已在县域创业的项目,重点关注“创青春”“挑战杯”“互联网+”等同类赛事获奖项目。
非在校青年赛为非在校的青年开设。
广州市11个区团委重点推荐“产业发展”“人居环境建设”“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帮扶协作”四个类别的项目,可根据区域产业特色开设专项赛事。
根据广州对口协作工作安排,大赛在福建省龙岩市、贵州省相关地市(黔南州、毕节市、安顺市)、广东省湛江市等开设分赛区,由当地团市委选拔推荐青年创新创业项目参赛。
专设“港澳青年”“台湾青年”赛区,选拔推荐青年创新创业项目。
(二)组别设置
1. 在校学生赛的创新组、创业组:
⑴创新组:尚未创办公司,产品原型或服务模式已研发成型,具有成熟的创业规划书。
⑵创业组:已创办公司,工商登记注册时间不超过2年(含),有成熟的创业项目、完整的创业团队(核心团队成员不少于3人)。
2. 非在校青年赛的项目初创组、企业成长组:
⑴项目初创组:尚未创办公司或已创办公司但工商登记注册时间不超过2年(含),有成熟的创业项目、完整的创业团队(核心团队成员不少于3人)。
⑵企业成长组:已创办公司工商登记注册时间在2-5年(含),项目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创新性、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备发展潜力和市场前景。
(三)参赛条件
1. 年龄不超过40周岁(含)的中国公民,指1985年1月1日(含)以后出生的中国公民。
2. 在校学生赛创新组的项目,报名人须为团队主要负责人,团队主要负责人及成员均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和研究生;在校学生赛创业组的项目,报名人须为企业法人代表,该法人代表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和研究生,且持有该企业股份。
3. 非在校青年赛项目初创组的项目,报名人须为团队主要负责人;非在校青年赛企业成长组的项目,报名人须为企业法人代表,且持有该企业股份。
(四)项目征集类别及要求
1. 项目类别:设立“产业发展”“绿美广州”“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帮扶协作”四个类别。
⑴产业发展类:围绕广州建设“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目标,按照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这1个总体要求,瞄准制造业服务业两业融合、数智化绿色化两化转型这2个主攻方向,重点关注广州打造的15个战略性产业集群、6个未来产业和8个现代服务业领域的青年创新创业项目。
⑵绿美广州类:以绿美广州生态建设为引领,结合绿美广州“八大工程”,重点在推进城乡一体绿美提升、城中村改造、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圩镇环境品质优化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房风貌管控提升及可持续资源开发、生态环保、清洁能源应用等领域征集项目。围绕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重点挖掘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乡村咖啡馆青年创业项目,优先选拔推荐该领域的青年创新。
⑶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类:围绕推动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公共服务提质增效、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从优化乡村交通设施布局、基础设施系统化改造、民生需求和公共服务改善等领域征集项目。鼓励青年结合“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契机申报文化体育类创新创业项目,对运用人工智能与智能机器人、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改进公共服务与社会治理的项目优先考虑。创业项目。
⑷帮扶协作类:在贵州省黔南州、毕节市、安顺市,福建省龙岩市、广东省湛江市开设分赛区,征集创业项目,促进与帮扶协作地的青年创新创业项目交流、产业对接和项目落地。
2. 曾在本赛事往届比赛中获奖项目不得参赛或转换组别参赛。同一项目不得多个赛区或多个组别参赛,只能选择其中一个比赛。
3. 港澳台青年、留学归国人员和以基础研究和成果转化为重点的团队,特别是符合国家、省、市重大人才工程入选者的参赛团队及项目,可适当放宽参赛条件。
四、时间安排
(一)海选赛(4月)
各分赛区、专项赛自行组织有意向的创业青年报名参赛(同步开展资格审核)。
(二)复赛及决赛(5月)
组织在校学生赛复赛和总决赛。
(三)人才评选(6月)
开展2025年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新创业人才评选活动。
(四)赛后扶持(7月至12月)
重点开展“百千万工程”青创项目资源链接计划,引导创新创业项目落地转化。
五、奖励与扶持
(一)大赛奖项设置及奖励
在校学生赛的创新组设立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胜奖4名;创业组设立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胜奖9名。
非在校青年赛的项目初创组设立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胜奖4名;企业成长组设立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胜奖9名。
获奖选手将获得荣誉证书,并择优推荐至“创青春”广东“百千万工程”兴乡青年创业大赛、中国青年创青春大赛等相关赛事;符合条件的优秀获奖项目可由赛事组委会推荐直通广州科技创新创业大赛系列赛事的决赛,叠加享受广州科技创新创业大赛全方位赛事服务体系。
(二)青创人才资金支持
开展粤港澳大湾区优秀青年创新创业人才评选,采取“以赛代评”方式,通过第十二届“青创杯”广州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评审出的各组别的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胜奖,直接进入粤港澳大湾区优秀青年创新创业人才入围考察名单。针对在校学生,将评选出创业新锐15名、创新新锐10名;针对非在校青年,将评选出创业新锐15名、创新新锐10名,共50名广州市优秀青年创新创业人才,对其参赛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及配套服务。
此外,还有系列培训、场地对接、政策对接等系统扶持。
六、报名方式
(一)报名方式
请广师大参赛团队在截止日期前将报名表、规划书、汇总表打包发送至科创中心竞赛部邮箱:gsdkczxjsb@163.com
邮件主题名称:青创杯+团队名称。
注:报名表、规划书及汇总表在相关附件链接中获取。
(二)报名截止日期
报名截止日期:4月27日23:59
注意事项:
想了解更多比赛信息,可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咨询群。

(三)相关附件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_YaxHX8L8wzVGZxJt7WgqQ?pwd=u67e
提取码:u67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