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 学校首页|
  • |总访问量:

教研信息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教学科研 >> 教研信息 >> 正文

思政优课|思政引领,以创促建,以创提质——打造广师大特色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思政生态体系

发布时间:2022年04月29日  浏览量:

一、课程思政建设概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渠道,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因此,课程思政需要构建全体成员、教育全过程、课程全过程的育人格局,把“立德树人”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根本。

 

 

 图1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创业教育重要指示

 

创新创业学院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坚持思政引领双创、创新推动创业、创业带动就业,致力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学校自2018年获评“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以来,依托创新创业教育成果,进一步全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思政改革,真抓实干,打造广师大特色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思政生态体系,取得了显著成效。

 

 

2 以“学生为中心”的

广师大创新创业课程思政改革目标

 

创新创业教育贯穿我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其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素养,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的综合素质。而课程思政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德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二者都是以学生为中心,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最终达到“育人”的教育目的。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融入大量的课程思政元素,让创新创业基础课成为一堂有温度的国情思政课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有鉴于此,我院针对本校创新创业课程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二、建设举措

(一)以课程思政为纲,重构《创新与创业基础》课程

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课程群是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我院自2021年3月开始着眼于创新创业学科发展的视野,重新构建创新创业课程群,实现创新创业知识传授、社会实践与思政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守好创新创业教育这段渠、种好创新创业教育责任田”,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学院通过将已有的课程进行梳理整合,把多门独立的课程系统化。尤其是针对《创新与创业基础》这门公共必修课,删除重复和过时的内容,增加大学生思想素养的新内容。同时学院还根据大学生群体的不同知识背景和学习需求,将创新创业课程群分为创新创业通识课程、创新创业孵化课程以及创新创业精英课程三个递进的模块。

 

 

图3  全新版的《创新与创业基础》课程内容

 

课程目标:培养青年学生成为拥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备新时代创新创业素质的国际化人才。

课程特点:

(1)具有国际化广度——立足初心愿景、坚定时代使命、拥有国际视野;

2)具有国际化深度——构建学习者价值观、知识、技能和过往经验糅合在一起的综合体,最终成效会体现为学习者的气质、修养和学识;

3)符合青年人温度——学习体系设计、知识模块构建应该更具有通识性,满足不同专业和学科背景的学习者,相关案例、人物事件的遴选植入,应该能立足新时代青年的感知兴趣、认知特征和学习需求,能产生共鸣和引发思考。

 

 

图4  《创新与创业基础》部分课件内容展示

 

(二)撰写富含课程思政的特色教材

创新创业教材必须要有自己的标准和体系,要重视创新创业精神的培育。我院于2021年成立了教材编写小组,致力于撰写符合本校学生发展和紧跟时代主题的创新创业类教材。在教材编写中,以课程思政改革为核心,着重体现科学性、创新精神、风险意识和企业家精神。教材中的案例尽可能选择本校校友的创业故事,因为校友榜样的影响力更大,更容易引起共鸣。同时加入适量的思政元素来深化创新创业教学理论,提升创新创业的思想高度。

 

 

 图5  全新版的校本教材目录

 

新版校本教材采用“线下+线上”模式,以线下书本为主线,辅以线上公众号提供PPT、音视频等内容,既面向中国在校学生和创新创业青年朋友,也面向国际青年朋友(另出版全英版),通过理论学习、案例研究和实践训练等,系统的学习中国创新创业国际化理论和知识,能构建中国创新创业国际化的价值体系、知识体系和自我成长体系,树立全球意识,掌握新时代的双创技能,全面提升个人竞争力和双创项目(公司)的成功率。

 

(三)搭建开放性的一体化教学体系

众所周知,创新创业课程思政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将所有的因素和环节充分利用起来,凝聚成教育的合力。创新创业是最接地气的学科,与社会的联系尤其紧密,这决定了高校创新创业课程思政的教学体系是开放性的,表现为开放性的教学内容、开放性的教学方法和开放性的教学形式。开放性的创业教学内容不拘泥于教学大纲和教材,因此我院积极将校园内外鲜活的创业案例引入课堂,让大学生越过校园的围墙把安静的课堂和火热的创业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丰富创业知识,领略创业者精神。学院开发的开放性的创业教学方法主要是培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培育作为首要目标,同时积极创造有利于大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为我校学生提供充分发展的空间,引导他们在创新创业实践中培育创业精神,提升创业能力。

目前,学院已经形成了专门的课程改革方案,建立了系统化的课程思政案例库,设计了一体化的教学体系。课程小组每周召开课程改革会议,针对不同章节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课程内容不再仅仅拘泥于教学大纲和教材,而是将鲜活的创业案例引入课堂。小组成员针对不同教学班级的上课情况及时反馈,随时做出改革调整,目前效果良好。

 

(四)培养高素质的课程思政师资团队

现代的大学课堂教学已经不是转述知识的过程,而是一种极具智慧的创造性活动。在创新创业教学活动中,教师是陪伴学生实现梦想的人,是站在路边的加油者和守护者。我院通过正式行政发文,招募各学院专业教师担任创新创业课程教师,建设课程思政的高素质专业教师队伍,包括从制度层面明确将“师德师风”作为教师基本素质评价的准则,并展开全员教师“初心大讨论”,树立典型榜样,设置奖励机制,将“师德师风”作为评优、评奖、职称评定等的考核标准之一。

针对授课教师在政治理论和价值引导方面的薄弱环节,学院教研室积极建立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通过“课程思政”理论、方法和实践的研究、定期组织培训和交流。采用学习、研讨、座谈等方式让教师树立理论自信,理解“课程思政”的改革目的和途径,探讨在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的方法、方式、创新及实践,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探索、交流、总结,实现共同成长。 

 

(五)形成了递进式的课程群

根据我校学生群体的不同知识背景和学习需求,我院将创新创业课程群分为三个递进的模块。主要包括创新创业通识模块、创新创业孵化课程模块以及创新创业精英课程模块。课程群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也注重创业能力的培训,课程中实行“基因式嵌入”的理念,将整个思政教育贯穿其中。

通识课程模块主要包括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通识必修课和选修课,面向全校学生,侧重于创新创业理论知识传授。主要包括“创新与创业基础”“创新领导力”“设计思维”等课程。 

创新创业孵化模块一般包括通识选修课和创业指导培训课程,以理论结合实践形式展开。一般针对我校具有浓厚创业兴趣的大学生。主要包括“创新创业大讲堂”“创新创业项目实践”等课程。

创新创业精英模块则以创新创业实践为主。参加的学生除了要有强烈的创业意愿,还具备一定的创业素质和能力。这类学生通常通过参加创新创业大赛、开设创业公司等实践活动获得创业真实体验; 开设的课程主要有 “SYB创业培训”“大学生创业政策与分析”“大学生创业模拟沙盘演练”等。此外,学院还针对此类学生定期开展专门的一对一辅导等活动。

 

三、建设成效

(一)创新创业课程思政改革成效彰显,学校再次获评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2021-2124)

我校自2018年1月获评广东省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以来,不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开拓进取,各项成绩突出,面向全省充分发挥示范校的辐射带动作用。在省教育厅组织创新创业示范校复评工作中,学校高度重视,全校上下齐心协力,认真做好评估各项工作,经过网上评审、实地考察、专家投票表决等程序,学校再次获评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2021-2024)。示范学校遴选标准体系包括组织管理与保障机制、创新创业教学、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及实践活动、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成效、特色亮点与辐射带动等五大项目21个指标。其中,我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思政改革方面成绩成效得到评审专家组的高度认可。

 

 

6 凌靖波书记代表学校接受示范校牌匾

 

(二)以“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为主题,成功打造全校最大的一堂思政实践课

我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第三届“互联网+”大赛回信重要精神,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相结合,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厚植学生“爱党爱国”情怀,在全校范围打造一个主题鲜明的思政大课、实践大课。让同学们通过学好党史,明理增信,在学党史、悟思想的过程中传承基因、赓续传统、坚定信念、淬炼思想、磨砺本领;以具体“红旅”创新创业项目为依托,让同学们扎根实践,服务基层,走进革命老区、偏远山区和城乡社区,将专业知识与创新创业相结合,带动一批乡村创新创业项目,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力;引导同学们,把个人理想与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结合,以聪明才智贡献国家,以开拓进取服务社会,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3年的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创新创业大赛中,学院共组织“红色筑梦之旅”参赛项目2352支,参赛师生超过18800人次,组织开展各类红旅相关社会活动超过2000余场,分阶段、分类别开展红旅项目培育和备赛工作,有效发挥校内外导师资源优势,累计组织线上线下一对一辅导300余场,受益师生超过8万人次。近3年,“红色筑梦之旅”学校共获省赛金银奖8项,获评广东省“红色筑梦之旅”优秀组织高校奖1项。

 

 

7 省教育厅邱克楠巡视员向戴青云校长授旗

 

在第四届“互联网+”大赛,我校牵头成立“十九大宣讲小分队”,面向全省开展相关活动。

 

 

8 我校师生获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副司长吴爱华同志点赞

 

我校红旅项目《苔花开——留守儿童美育计划》代表广东高校参加第五届“互联网+”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全国现场对接活动,获得各界广泛关注。

 

 

9 我校创新创业教育成果亮相第56届

 

“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代表广东高校献礼建党100周年

我校创新创业项目“星溪智能——工业互联网时代智能互联的引领者”和“新能源汽车空调压缩机空气弹簧隔振脚垫力学性能匹配试验台”参加展出。其中,“星溪智能”被遴选为全国32个最优秀代表项目之一,并在活动现场进行了路演展示。

 

(三)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相结合,打造共生型五育大平台

创新创业“五育平台”将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紧密结合,汇聚校内外优质资源,举办丰富多彩的创新创业活动,如创新创业“人才市场”、“梦想+”创新创业教师分享会、“校友+”创新创业系列讲座,五育与双创征文活动、党团与双创共建活动等,采用“线下”和“线上”双轨并行的模式,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的实现路径,根据我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结构特征和内在属性进行生态系统的整体优化,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共同体。现已举办各类活动53场,受益师生超过1万人次。

 

 

10 创新创业五育大平台

品牌课程之一“SYB创业培训”

 

为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回应我校有意向创业同学的需求,积极拓宽毕业生的就业渠道,以创业带动就业,深化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我校完成了由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办的2021年广东技术师范大学SYB创业培训班,共培训60名我校创新创业青年学子,为期10天,共80学时,在东校区、白云校区分两个班同时进行。全部学员都通过了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组织专家的考核,获得由“国际劳工组织”和“中国社会劳动保障部”颁发的《创业培训合格证书》,在今后创业过程中,可享受国家或地方相关的直接创业补贴、免息贷款、减免税收等创业优惠政策支持服务。

 

 

11 创新创业五育大平台

品牌课程之二“企业家大讲堂”

 

“企业家大讲堂”系列活动,定期举办,邀请著名投资人、企业家、行业导师为主讲人,以“讲座交流+项目对接”为主题。截止2021年,受益创新创业青年3000多人次,成功对接项目28个。

 

 

图12  创新创业五育大平台

品牌课程之三“创新创业博士‘梦想+’”

 

广师大“创新创业博士‘梦想+’”是我校创新创业思政教育工作的新举措,旨在为学校众创空间的创业团队和学校创新创业青年学子提供与优秀的青年博士、双创大咖面对面交流学习的机会,汲取前辈经验,增强实战能力,为社会输送更多的双创人才。已成功举办12场,受益青年学生500多人。

 

(四)我校主编教育部特色教材《国际创新创业教育》正式出版

今年,我院主编的《国际创新创业教育》(总顾问许玲,主编彭炜锋)正式出版,该书为教育部全国高校就业创业教材课题研究成果。随着进步和发展,中国创新创业教育应该提升到一个新高度,有更高的境界、目标和标准。在本书,我们提出:中国创新创业教育应该全面国际化,培养青年大学生成为具有国际视野、现代意识和时代使命,也拥有新时代创新创业能力的优秀人才。本书的创新创业国际化,或者创新创业教育国际化,不是以某个发达国家或地区已有的体系或者成功模式为框架,而是以中国创新创业的先进理念、实际成效、发展特色、创新模式等为核心,进行归纳和凝练,并融合新时代国际化的概念,对中国创新创业教育国际化进行重新定义。

 

 

图13 以课程思政改革为目标的

广师大创新创业特色教材正式出版

 

(五)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思政改革实际成效显著,全力培育“红旅”双创项目,服务乡村和民族振兴立新功

 

 

14 优秀红旅项目之一:以苹扶贫

 

 

 

15 优秀红旅项目之二:黔梦粤圆

 

 

16 优秀红旅项目之三:忆牧奶酒

 

四、未来工作计划

课程思政元素是从被建设的课程自身蕴含的内容中挖掘出来的,而非将思政内容添加进专业课程,这是一种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需要不断地探索、实践,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建立保障的综合性教育理念。未来,创新创业学院将进一步开发课程思政案例,丰富现有的课程思政案例库。同时还将进一步发展创新创业教育个性化,在使用同样教材的前提下,培训教师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因材施教。个性化教学形式包括头脑风暴、情境模拟、案例探讨、角色互换、创业游戏等。学院将依托我校自身优势,融入丰富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鼓励学生在丰富的创新创业活动中感受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加强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二者的联系,构建科学合理的反馈评价机制,为我校学生提供丰富、优质的教育和指导,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17 教育部、教育厅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计划

 

我院将继续以课程思政改革为抓手,继续优化和深化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努力实现以下目标:

目标一:做好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工作,争取获评国家、省级示范学院;

目标二:做好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组织和培育工作,争取国金零突破;

目标三:做好广师大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和运营工作,争取建设完善体系,为学校获得收益;

目标四:做好大学科学园申报工作,争取获评省级科技园;

目标五:做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工作,争取学生论文、专利数量翻一番;

目标六:做好创新创业课程思政推进工作,争取获评国家、省级双创教育特色示范课程建设;

目标七:做好SYB等创业培训和双创实践教育工作,争取受益师生数量翻一番;

目标八:做好创业孵化工作,争取入孵企业(团队)总产值突破3000万元。